“天车高耸入云,井灶星罗棋布,枧管交错纵横。水是圣水,火是神火,煎出白花花食盐,化为光灿灿金银。盐业历史,源远流长;盐业文化,博大精深。”追忆自贡张家沱旧日繁华,周禄正先生的《老街赋》如是写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2024年3月,自贡市启动文物建筑修缮保护三年行动,旨在进一步发掘和利用自贡历史文化资源。在见证了自贡盐业发展与城市变迁的釜溪河畔,一条珍贵的“文保线”正在形成。而张家沱古建筑群作为其中重要的“盐迹”,是研究古蜀历史建筑的现实载体,对传承自贡盐运文脉具有重要意义。张家沱古建筑群位于自贡市自流井区,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包括川主庙、盐工之家、炎帝宫等。整体为木结构,立柱主要由桢楠和楠木组成,榫卯穿枋构建;房梁采用木雕坐墩、角背和撑弓等组合,制作方式为方中求圆的雕刻方法;地面以石板与石砌挡墙为主,石雕柱础形状各异,图文雕刻繁简结合。其修复修缮工作由公司负责,并于9月全面启动。
启航:专业团队领航古迹修复
接到任务后,公司遴选有江姐故居修复经验的建设团队负责修缮工作,并组织开展自贡盐业文化、古建筑修缮专项学习。同时,根据古建筑的特性,特聘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师、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何林驻场指导。何林专家在古建筑修缮、彩绘修复方面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曾参与贵州仁怀盐运驿道博物馆等系列省级文保古建筑修复。
开工前,建设团队会同专家、设计单位,对张家沱古建筑群进行全面分析盘点。从文化角度,研究其历史价值、风水朝向、神祇寓意、周边墓葬,确保在修复中尊重历史原貌、遵守真实和传统。从建筑角度,详细研究其建筑结构、传统工艺等,大到建筑点位分布、小到浮雕尺寸细节,逐一详尽测量记录,做好修复前期准备工作。
探寻:材料、工艺遴选彰显工匠初心
材料与工艺遴选是保留古建筑原有形象风格的关键一环,也是工作难点。
材料上,建设团队对建筑墙体、立柱、石雕、屋顶等主要结构材料进行全面排查、登记,再精选与原材料质地相仿、纹理相似、相容性高的材料用于修复。建设团队遍访古早建材市场、踏遍川南偏远山区集市,并邀请专家对所选材料进行评审,以确保修复后的建筑在外观和性能上能与原始状态相符。
工艺方面,建设团队深入研究古建筑原有施工工艺,尽量采用传统工艺手法进行修复。施工工序上,分拆卸、清洗、修复、保护四个阶段,进行全过程细致管理。如拆卸顺序,必须严格按照“脊件→花边瓦当→盖瓦、底瓦→泥灰背→望板→椽子→圆檩→木柱”的次序逐步推进,边拆卸、边保护,最大限度保护文物原貌。施工工艺上,根据内容不同严格区分台基地面、墙体工程、木作工程、屋面工程、油漆工程等,分类分项制定修复方案,确保修旧如旧。如木作工程,严格按照《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执行,对檩的维修,更换严重糟朽、挠曲变形的檩木,顺纹开裂无糟朽的檩木铁箍加固。小木构件、补配构件严格依据原件木雕的风格和雕刻手法,其尺寸、榫卯做法和起线形式确保与原构件一致,榫卯严实并加楔、涂胶加固,新增木构件均三防处理并做旧。对建筑歪闪的木构架采取打牮拔正的方法,对整体木构架进行归安加固,对于墙体与木构架之间的连接新增铁活加固措施。
创新:现代科技应用辅助古迹修缮
传统工艺在复原建筑原貌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将进一步提升施工管理精细度。建设团队与设计单位配合,采用三维技术扫描既有建筑,绘制三维设计图,通过专用软件转换到施工图,指导加固替换,提升施工精细度。
张家沱古建筑群修缮,对千年盐都古盐产业化街区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公司将发挥善建匠心,静心、正意、凝神,做好每一个施工细节,让古建筑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