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Special Coverage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专题报道->正文信息
【名片系列之一】品“春晚”
信息来源:公司机关  作者:文/林丛  发布时间:2018-04-16  阅读次数:2424

【序言】职工“春晚”已然成为十一公司的一张文化名片。这张名片以华西集团“善建”文化为引领,经永不停息的坚持、传承与创新而成,并在时间长河里开花、结果。除此而外,在秉承“实”字精神作风、推动十一公司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我们还有更多特色“名片”将一一呈现,敬请关注。今天,将为大家推送“名片系列”之一——《品“春晚”》。

 

“春晚”

 

提起十一公司职工新春文艺汇演,掐指一算已有一些年份,自2008年首秀至今已连续举办十一届了。每届都是在春节放假后上班的第一天向职工盛情呈献,这已成为一种惯例。有的把汇演称之为公司“春晚”,大家已习以为常;有的则称之为精神大餐、文化宴会,也名副其实。

尽管今年公司“春晚”落幕已有一月有余了,但其太多的场面却历历在目,不时激起鄙人想写几颗文字的冲动。由于前段时日的工作的确有些繁忙,老是提不起笔来。若再拖下去,时间久了、激情退却,恐怕就会泡汤。在有的同事鼓励下,麻起胆子品起公司“春晚”来。

然而,真的往下写的时候,才忽然发现不知说什么好,有点像牛吃南瓜——开不了口。一方面,源于今年的“春晚”亮点太多,真是眼花缭乱。另一方面,本人鲜有写这类文章的经历,加之“三脚猫”似的文字功底,怕词不达意而瞻前顾后。

但凡有“一技之长”的人,都想在五光十色的灯光、亮丽光鲜舞台上亮相,感受热情似火的观众、其乐融融的气氛所交织的火爆场面,并期盼一炮走红而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这些年来,在公司“春晚”舞台上一路走来的明星层出不穷,比如“巴溜”和“郭三”这两名笑星,就深得大家的喜爱而赢得了不计其数的粉丝,其余新星恕不赘述。笔者仅想从前台走向幕后,去分享一些鲜为人知的片段,不吝把一点赞美,送给那些默默无闻、恰似一颗“小草”的“无名英雄”。

品味之一:整体策划绞尽脑汁。公司“春晚”能否成功,与整体策划密不可分,乃为重中之重。一个对路的策划,就是成功之母。虽然,今年公司“春晚”不如去年的那样独成篇章、一气呵成,但也各有千秋、特色鲜明:主题“起航2018”,寓意公司及员工把2018年伊始作为新起点,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开始新的征程。这既是祝愿、期盼,更是激励、鼓舞。主持词字里行间融入“三说”,即一说成就、二说事迹、三说团队,与主题遥相呼应,给人予形散而神不散的视听冲击。

看似这个简单的创意,对业余策划者而言实属不易。记得在临近春节放假前的几天里,总策划吴冬梅还在百般思索而未找到满意答案。在准备集训主持人前,无意和“吴策划”探讨公司“春晚”节目时,我提到了主持词可用“三说”串起来,然后你一言我一语就碰出了主持词创意火花而浮出水面,成为今年公司“春晚”主持词主线原形。而主题“起航2018”则是“吴策划”的杰作。

品味之二:节目原创历经艰辛。和往年相比,今年的节目多了一些原创成分。这一方面源于公司的导向,另一方面则是经过长期文化熏陶而有文艺细胞的人多了起来。对此笔者颇感欣慰、不吝为其点赞一盘:

安装分公司奉献的情景剧《善建者》、资阳项目部穿越的古典舞剧《访弘问乐》和公司机关推出的音乐剧《升特的理想》,可谓精彩纷呈、独树一帜而荣获一等奖。其中的创作灵感产生颇为有趣、令人回味:

当演出厅回荡着如此声情并茂而略带伤感的歌词:“让我依依不舍的,是妈妈的叮咛…过节总是在异乡,回家是奢望念头…我真的好希望爸爸妈妈能陪陪我,哪怕是在梦中我也会露出笑容”时,观众们无不为身边这些平凡而可贵的善建者所打动,引发强烈共鸣,引发了我探究其创作过程的兴趣。

上段中的歌词就摘自情景剧《善建者》中的对唱。该剧由男女声对唱、LED背景和伴舞等形式巧妙组合而成。歌曲源自赵雷所作的《成都》,歌词则由“巴溜”亲自操刀填词。“巴溜”怀着对善建者的深情厚谊、激情,以及与一个“流浪”吉他手的偶遇,才写出了如此动人的歌儿。

那是去年下半年的一天,罗英彬带领土建和安装的人员去甘孜灾后重建项目盘点,“巴溜”是其中一员。在盘点完色达项目工程后,开车辗转去得荣项目工地,用时达6、7个小时。除一路的乡村路不说,路之窄、之烂,弯道之多、之急,一路颠簸加上高原反应,令“巴溜”一行苦不堪言。特别是车的排量不足,车在路上几次抛锚,差点就当了山寨王。这不禁让他想到了长时间在康定、色达等项目部上班的兄弟伙,除离乡背井外,还得战胜高反、恶劣气候、贫乏枯燥的生活、交通不便、沟通障碍等严峻挑战。这是一波可敬的善建者。

完成盘点任务后,“巴溜”等同事开始打道回府。当到达丽江时,其湖光山色、迤逦风景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巴溜”突然释怀,心放松了下来,于是晚上就幺伙了几个同事出去喝夜啤酒。当走到夜宵店时,他被一阵优美的吉他旋律所吸引,遂寻声而去,与吉他手攀谈了起来,殊不知两人越谈越投缘。此乃前面所言的“流浪”吉他手。

“巴溜”是个性情中人,高兴之后就开始奔放了起来。他大声喊道:“老板,来一件啤酒”。于是就和吉他手酣饮开来。吉他手见这朋友耿直,也来劲了。说道:“我弹一首曲子给你助兴”,就弹奏了赵雷写的《成都》。这是“巴溜”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其深情而略带伤感的旋律,不正是我们善建者的真实写照吗!“巴溜”暗下决心,要用这个旋律为善建者填词。经过一段时间的锤炼,以赵雷的《成都》为曲、“巴溜”填词的《善建者》终于出炉了。

 大功告成后,“巴溜”又开始策划歌手如何演唱、LED背景如何选材和制作、伴舞如何推波助澜,在节目尾声时特别设计了一个小女孩出场,用稚嫩而纯真的童声演唱“我真的好希望爸爸妈妈能陪陪我,哪怕是在梦中我也会露出笑容”这句歌词,唱毕哭呼台上伴舞的妈妈,母亲跑过去把女儿紧紧搂在怀里。节目戛然而止,推向高潮。以此渲染出善建者虽平凡但不乏有血有肉、有品位有情趣、爱生活懂生活及默默奉献的高贵品质!

除此而外,在音乐剧《升特的理想》中,吴冬梅以《魔都·魔都》为曲亲笔填词,将《魔都·魔都》改编为《华西·华西》,抒发了作者心系华西的眷眷情怀和对华西儿女的浓浓敬意。《访弘问乐》、《筑梦家园》、《担当》的创意也富有特色,可圈可点。

品味之三:幕后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整台“春晚”是一个系统工程,缺一不可。在舞台的背后,就活跃着一大批人:据不完全统计,仅参与公司“春晚”层面策划组、节目组、后勤组、主持人选拔培训组、汇演服务组、汇演安全保障组的人员就有60人次以上,再加上节目参演单位的幕后人员,总体达到100人次以上。好多人从未参与过公司“春晚”的筹备,也许不一定知道他们的存在,更不知晓他们的名字,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值得大家敬重、颂扬。

公司领导幕后的关怀、鼓励,策划者和服务团队的辛勤付出,项目经理的重视、支持,以及演职人员的精湛表演,汇聚成为一顿精美的文化大餐。

总之,随着大家欣赏水平和期望值的攀升,有文艺细胞和喜欢在公司“春晚”上整点“动静”,弄点“板眼”的人,转过去转过来就是那几幅颜色,新鲜血液不多,甚至少之又少。加之,策划团队又是业余小分队,“老本”已消耗殆尽。要满足职工对“春晚”的期盼难上加难。难怪“巴溜”先生叹言:“公司‘春晚’一年比一年难办,要想整台汇演得到大家的认可、赞誉,要想节目出彩,不抠痛头皮、不掉一把头发是很难办到的。”即便如此,我相信在台前幕后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明年公司的“春晚”也一样能绽放光彩!

诚然,绚丽多彩的灯光、悦耳动听的旋律、优美迷人的舞姿、真情实感的演绎就能直接拨动观众的心弦,令人爽心悦目、耳目一新,但不少“幕后英雄”的付出和品质同样值得大家铭记。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