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Special Coverage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专题报道->正文信息
【平凡华西人】玉兰灯下的“玉兰”
信息来源:安装分公司  作者:图/余柯汕 文/李金  发布时间:2016-05-04  阅读次数:2178

经过华西人近40天的鏖战,宜宾市岷江东路一字排开绵延数公里的玉兰灯终于在2016年春节前如约点亮。每当夜幕降临,洁白无瑕的玉兰灯次第绽放。亭亭玉立的灯杆,白如凝脂的灯光,照亮车辆和行人回家的路,也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漫步在这条凝聚我们心血和汗水的路上,总会让我想起一个如花的女子,她也有一个如花的名字——玉兰。人如其名,清新淡雅,超然脱俗,年过花甲也不曾改变。她姓陈,在基层材料岗位上一干就是36载,虽退休多年,现在仍返聘任我们项目部的材料员。这批玉兰灯,也正是经由她的手才辗转来到现场。大家都称她陈姐,而我却喜欢叫她陈姨,因为她不仅是我工作上的前辈,更是我心里敬重的长辈!

还记得第一次见她的情形。当时她正在和旁边的同事聊天,经理向我介绍了她。只见她穿着黑色的长款羽绒服,青丝中已经夹杂了些许白发,约摸50岁左右。她是特意来公司接我到项目的。来到楼下,她热情利索地帮我把笨重的行李放进了车的尾箱。在车上,开始了我们的第一次长谈。当得知她已经“61岁”时,我脑袋里一闪而过她帮我放行李的画面,内心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滋味。

经过几个月的相处,我慢慢地知道了关于她的很多故事。2008年的时候,东较场安装项目部刚步入正轨,那时候的她既不会开车也不会骑车,每次出行的交通工具就是公交车。安装材料零散,批量少了不包送,租个车又增加成本,所以乘公交车往往就成了她的“最佳”选择。材料要先从金府机电城一趟一趟地搬到公交站台,到了东较场又要一堆一堆地从公交车上往下卸。有时供货商也心疼她,主动帮她把材料搬到公交站台。上了年纪后她经常手关节疼,医生说那就是以前经常提过重的东西留下的后遗症,但她并没有丝毫的怨言和懊悔。

刚接触材料工作的时候,我也遇到很多问题。她总是会很细心地告诉我怎么做,告诉我应该多注意些什么。语气和蔼温婉,特别入耳,也非常走心。购买材料的时候,仿佛她的脑袋里就装着整个大市场。她经常对我说的是:“我们要比质比价,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再去谈论价格。”她不仅做到了上交合格的材料,而且做好了交到她手里的每一份材料。无论严寒酷暑,她总是奔忙在工地与材料市场之间。无论双休节假,只要电话铃声响起,她立马放下手里的事情奔向工地。

巾帼不让须眉,我们分公司的材料员大都是女性,陈姨只是其中普通一员,也是千千万万平凡华西员工的一个缩影。也许她们并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但她们把一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华西,有着对本职工作的执着与热爱,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和对“善建”精神的无私传承。她们见证了华西一路的风风雨雨和苦难辉煌,但她们的苦、她们的累,却被深埋在自己心里。也许,没有人注意到陈姨双手厚厚的老茧,没有人了解她几时休息几时起床,也没有人知道她内心多么渴望能多留一点时间给家人……然而,我从未听过她有任何一句抱怨,她深深地爱着这个养育她们的大家庭,永远不离不弃,不断用余热温暖着我们年轻一代的心。

我喜欢和陈姨下班后一起在玉兰灯下漫步,吹吹清新的江风,谈谈工作、聊聊家常,偶而也谈及人生和梦想。曾经的妙龄少女如今已年过花甲,曾经的满头青丝如今也两鬓斑白,不变的是玉兰灯下的“玉兰”——永远的发着热、发着光,温暖着我的心,照亮我前行的路!

 

分享到:
0